第三百零七章 难得的机会(第1页)

第三百零七章难得的机会

ps:感谢书友虞苏思氤天下路的月票。 ( . . )感谢书友中华劳尔的打赏。月中了,大家手中应当有第二张月票了吧,求推荐票和月票。这一章比较长,就没分了。

如果说前苏联解体,对于前苏联国民来说,最大的损失是什么,那么除了数十年积蓄下来的社会财富被外国人和本国精英瓜分一空之外,就是科研人员的大量流失。在方明远前世里,据媒体报导,苏联解体之后,由于政府大大减少了对科研机构的预算,大量科研机构处于半工作状态,相当一部分科研机构被迫关闭和转行。科研经费的严重不足导致科研机构无资金购买新的技术设备,实验设备陈旧,实验资料短缺。加上独联体内各国的物价飞涨,科研人员的工资上涨速度远不及物价飞涨的速度,造成这些科研人员甚至于不得不干一些兼职来补贴家用。而且社会上其他行业的工资也大多高于科研行业,在这样的工作条件下,那些有作为的科研人员根本无法完成自己的科学项目。

而与此同时,西方各国为了吸引人才,以种种方式向前苏联的科研人员提供非常优厚的科研与生活条件,公开争夺前苏联在核武器计算机生物技术领域的高技术人才。结果就是造成大量前苏联的科研人员外流。

据说,在苏联解体后的头几年,美国利用其优良的科研条件和高工资引进了苏联三万余名科技人员。而一九九二年,也就是苏联解体的第二年,美国和欧共体为了挖走包括核武器生物化学导弹在内的大规模杀伤武器技术人员,大约花费了上亿美元。据后来俄罗斯有关部门估计,属于俄罗斯的前苏联航天专家有近三分之一已流向美国和欧共体。

当然了,据未经权威部门承认的小道消息,华夏在这一场人才的掠夺盛宴中,也捞到了不少武器军工方面的专家,其中包括核物理专家战斗机引擎的空气动力学家等,从而使华夏的军工实力在进入二千年后突飞猛进,迅速发展出超视距导弹先进战机引擎等高技术武器装备。对于这一点,方明远倒是觉得应当不是空穴来风。毕竟华俄两国是邻国,近水楼台先得月,吸引到一批外流的专家学者,也是正常的结果。如果说在这一场持续了十余年的人才流失大潮中一无所获的话,那才是愚蠢到家了。

方明远这一次前来苏联,其实也是想着能不能未雨绸缪地前实地勘察一次,为日后苏联解体后拉拢苏联的这些科研人员们做准备。当然了,方明远的目标自然是不会在武器军工这些方面,他的目标是放在了机械制造计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