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第220节陶氏分立(第1页)

第三卷第220节陶氏分立

已至冬季,位于开发区的纺织厂新址室外工程无法施工了。()但有关设计施工准备的工作正紧密进行中。新厂的建设工程将与原址的商品楼开发工程同时展开,限于陶氏的施工力量,决定开发区新厂工程由取得开发权的陶氏对外招标进行。陶氏将扮演开发商的职能。

这件事让荣飞意识到陶氏建筑必须进行一次大的变革了。按照他的设想,将目前的陶氏拆分为陶氏建筑开发公司和陶氏建筑工程公司。

前者扮演开发商的角色,后者则是建筑商。

自陶氏建立,一直在政策的夹缝中生存,看起来兴旺蓬勃的陶氏实际上主要依附在飞速发展的联投其他企业身上,不断壮大扩张的联投为陶氏提供了稳定的订单。尤其是麒麟汽车城的兴建,让陶氏的设计施工力量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也衍生了一些二级三极公司,如陶氏拆迁公司,装潢公司。

自九十年代起,一线大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开始启动,相关的地方政策逐步出台。但由于福利房制度尚未正式取消,存在着规模小,配套政策不完善等问题。城市居民对住房的渴求已经让政府意识到其中蕴藏的巨大商机。就荣飞的记忆,一直到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的第二年,我国周边因索罗斯的突袭泰铢成功导致危机蔓延,大部分国家的货币严重贬值,而我国政府为挽救危机承诺人民币不贬值,实际上升高了中国商品的价格,降低了出口竞争力。无可避免地带来了出口额的急剧下降。特别是索罗斯对香港股市的袭击,虽被中央政府与香港政府联手挫败,但不贬值人民币带来问题已经暴露,如果不迅速启动国内市场,将带来国内经济的衰退,后果不堪设想。那时国内居民存款总额已突破了五万亿,国务院主管经济的周延东认为,如果释放这部分购买力,即使人民币不贬值,也会保持国内经济的持续强劲增长。于是国务院决定启动国内房地产市场,一口气取消了48项针对房地产的收费,给处于困境中的房地产业带来了繁荣的春天。

当然,一些问题随即埋下或者暴露,这是另一个话题了。

鉴于自己熟知的历史,虽然现在只是92年末,荣飞还是觉得有必要未雨绸缪,做些必要的准备工作。而且,根据十年来的经验,熟知的历史或许部分已经改变。比如银环汽车,这家后来(大约在本世纪末)被外资兼并的汽车厂消失的无影无踪,而现在却是一片兴旺发达景象。比如麒麟,比如明华服装,比如北阳纺织厂。至少在北阳甚至G省,联投或者自己正在使其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