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肘腋萧墙暮色凉(九)(第1页)

与种谔把将要施行一应事务敲定,韩冈便告辞离开。种建中留了下来,韩冈的建议,还要他来具体承办。而种朴则说是要送韩冈,趁机跑了出来。

离开主帐,韩冈并没有回自己的住处,而是往城下的疗养院去。

就算在上元夜的深夜,罗兀城的工程也完全没有停歇的意思。一群群民伕,有气无力的喊着号子,站在已经初具规模的城墙墙体上,牵着木桩上的绳索,一下一下的夯着新堆上去的泥土,将城墙一点点的加高上去。用木板做成框子,里面留出的空间堆满黄土,再用桩子夯实,就是如今通用的板筑,其坚固程度并不输给砖石。

每一处墙头,都能看到夯筑民伕的身影。而不仅仅是城墙上,城中规划好各处建筑的地方,都有民伕伴随着咚咚的夯土声喊着号子。而城墙外围还有数千民伕,拼命挖掘着壕河,其中取出的泥土,正好用来可以修筑城墙和建筑。

按照此时的计算方法,一个民伕完整做完一天的工作,计为十个工。普通的寨堡,大约在二十万到四十万工,比如新渭源堡,是双堡夹河的结构,新筑北堡是四十万工,扩建的南堡是三十三万工。而罗兀城的工程量,则是一万民伕一个月的工数,也就是说,总计三百万工!

这个数字在北宋已经是了不得的大工程了,工数几乎跟当年秦州州城的扩建差不多——秦州城可是周长近十里的州城——而且还是集中在一个月内完工。

一般情况下,修筑城池的工程都不会聚集这么多人力。一方面,管理上的压力实在太大,另一方面,粮草供应上的麻烦,也足以让管理后勤的官员疯掉。正常的千步军城的修造,标准工期都在百日以上,而当年秦州为了赶修甘谷城,秦凤路全境动员,也花了五十多天。但今次韩绛、种谔为了赶在西夏人反击之前完成,预留得时间就是一个月。所以才拼命的堆上人力——光是在隆冬季节从冻得如铁一般的地上取土,好用来夯筑城墙,就用去了近四分之一的人力。

不过忙碌归忙碌,一见到韩冈,周围的士兵、民伕,便纷纷跪拜下来,有的还连连磕头,脸都贴在地面上。

这样的场景,韩冈倒是见多了,不以为意。在古渭,那些虔信浮屠的蕃人,做得更夸张的也有。但种朴倒是羡慕不已,以他的衙内身份,下面的士卒也的确要向他跪拜,但如此虔心的,可是一个都没有。

在罗兀城周边,总计三万余士卒民伕心目中,韩冈的名声极好。救死扶伤的医生,拯危助困的官人,任何时候都是能得到他人的尊敬。而在韩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