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海战前夕(第1页)

第十三章海战前夕

清晨的阳光静静的倾泻在大地上,淡淡的硝烟中依稀透露着茫茫大地。坑坑洼洼的江岸上一片寂静,只有缓缓流淌的鸭绿江时不时发出哗啦啦的冰块碰撞声。

昨晚忙了一宿的舟桥部队此时仿佛休憩一样,四艘工程船相隔一定距离泊在江面上,船首坚定的迎着上游流来冰冷江水,在微微的晃动中,靠近工程船的桥墩快速修建作业现场显露清晰。

从第五军成功通过鸭绿江拿下新义州之后,整个29日的夜晚就属于工程部队,还差两百米才能连接到彼岸的丹东大桥,需要他们快速修建其四个桥墩,然后利用全钢构架搭建出一个大桥。这座桥一旦修通,不仅可加强两岸地区的练习,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为不断推进的中国志愿军提供有力的后勤支持。

工程进展非常快,日军未从水下破坏掉的桥墩被利用了起来,忙了一晚之后四个桥墩已经成型,一座钢架结构的桥梁正在搭建之中,大型架桥设备以缓慢的速度往前推进,以至于江面上仿佛没有任何动静一样,用“慢工出细活”来形容此时极为关键的两桥会合作业也不为过,整个作业耗费了两个小时才宣告成功。

4月30日清晨8点40分,一阵响彻云霄般的热烈欢呼声打破了江面的平静,经过十四个小时的紧张施工,一座临时性的铁路大桥宣告竣工。但由于中国和日军控制下的朝鲜铁轨标准不一,所以该铁路大桥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铁路桥,只能充当公路桥使用。

但这座大桥的贯通已经有足够的历史意义,一个战地记者团甚至抢先一步在铁路大桥两边布置好了摄影工作台,而且还首次把高清摄像机用于军事纪录片的拍摄。随行的几位央视记者甚至直接把丹东电视台的摄影机给借来,和该电视台合作进行丹东大桥通车的现场直播。

“观众朋友们,我是新闻台记者萧娅。在我背后的大桥也就是刚刚竣工的丹东铁路大桥,这座大桥自1940年日方控制段被破坏之后,就只剩下江北的中方控制的三百余米,就在昨天朝鲜独立战争打响的第一天,我军某工兵旅经过十四个小时的紧张施工作业,将日方破坏的两百米修补起来,让这座贯穿南北、沟通中朝的大桥重新得以畅通”

“现在我们看到一辆满载着物资卡车正通过大桥,在它的后面还有一支绵长的车队”

摄像师傅抬着摄像机适时的顺着直播记者萧娅的指向,将镜头对准了丹东大桥的中段,此时他们正位于丹东大桥朝鲜段的出口左侧五十余米,摄像机非常清晰的拍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