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刀尖开始,这块金属的下部慢慢出现了一个小的尖状突起,就象是这块金属长出了一条根一样,不过这条根可不一般,它非常的薄,然后开始慢慢变厚,不过只是一边厚,而另一边则还是非常的薄,也很锋利的样子,这个小刀尖形成了,它慢慢地向下发展,同时自身也变的越来越长,越来越象一把刀的尖端部分了,不光是外形象,重要的是它的内部更是特别。
我们知道一把刀的锋利程度由刃口处的金属性质决定,如果金属越硬,那就可以磨的更薄,也就越锋利了。但这里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太硬了就脆性大,刃口处易蹦裂,变得和锯一样了。而且刀身处的金属要求是要有一定的柔韧性,与刃口处的金属不一样,所以中国古代人用夹钢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中间一条金属的硬度高,当刀刃,两侧的金属用含碳少的,韧性好,这样打出的刀各项性能比较合适,所以过去有句话说:“好钢要用到刀刃上,就是这个意思。”
现在不用那样来做了,王梓明控制的精神力直接把不同的金属按事先算好的配比来摆放到不同的位置处。多少个铁原子配合一个碳原子,再加上铬原子等等,就象是在码积木一样,不过原子很小,可是精神力的控制方法现在可以程序化了。所以一切还是很快的。
这样生产的金属的内部各部合金的成分不同,该硬的地方硬,该韧的地方韧,而且中间的过渡非常的自然,不生硬。这一点非常重要,在实际生活中用到的金属不可能那么均匀,所以如果发生断裂,一定是从分布不匀的地方开裂,可是如果所有的结构非常均匀,那它的整体强度就会提高很大。
王梓明现在作的刀就是一把整体成型的刀,这只是用现成的金属配比来作的,只是改变了一下加工工艺的事,如果再找到合适的新的配比方案,那性能可要提高更多了,因为这种加工方法不能大面积推广,所以还是要以找新配比方案为主。
目前就当练手了。一个小时后,一把漂亮的小刀出现了,它在空中漂浮着,多余的金属已经移开了,现在只有一把银光闪闪的小刀在空中,它的整个刀长近40厘米,刀把有16厘米,中间还有一个挡片,前面的刀有20多厘米,刀柄内是空的,可以放些小物品,后面还有一个小盖,这一切都是一次性成型出来的,连刀刃都是一次性做出来的,不用磨,所以锋利程度非常好,可以说是吹毛断发,用刀可以轻松地把一张软纸推成一条条的,是推,不是切,没有斜向发力,只是刀口垂直纸张向前推就可以。
这么锋利的小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