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效应”一说最初为公众熟悉是在1993年。当时弗朗西斯•劳谢尔博士对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36名心理学专业在校生进行了测试。在聆听了10分钟的莫扎特《D大调奏鸣曲(K448)》后,接受测试的学生的IQ测试成绩普遍提高了8到9分。虽然这种提高只是暂时性的、只在听完乐曲后的10到15分钟内有效,劳谢尔博士和她的同事仍得出了这样的结论:IQ成绩的提高正是莫扎特音乐所具有的某些特殊作用的一个表现。传媒界随即把这一发现冠名为“莫扎特让你更聪明”。测试结果公布后的第二天,美国各地的音像店里挤满了满怀期待的顾客,他们把货架上的莫扎特作品一抢而空。”
另外,把莫扎特的音乐应用到癫痫病治疗中是简金斯教授身体力行的第一项实验。简金斯教授再次选用了莫扎特的《D大调奏鸣曲(K448)》。结果参加实验的癫痫病患者脑部的典型癫痫病活动症状大多都得到了控制。新近进行的大脑扫描表明,人脑中有很大一片区域被分配给聆听音乐:节奏与音高属左半脑管辖,音色与旋律属右脑管辖。负责空间思维的大脑区域恰好与处理音乐的这些区域部分重合。简金斯教授由此推测:聆听音乐显然有益于空间判断思维的发展。简金斯教授还进一步建议,应当把“莫扎特效应”应用到比儿童启蒙更广泛的领域里。
方鸿天走到另一架钢琴前,弹奏起来,K448原本就是双钢琴奏鸣曲,方鸿天的加入,令原本还略显苍白的曲子变得圆润饱满起来,两人虽然是第一次配合,但是却有着惊人的默契,将K448的第一乐章,也就是精神奕奕的快板演奏得生动而轻快,那份愉悦仿佛直达心底一般,一曲终了,两人还沉浸在音乐的意境中不能自拔,过了好久,两人才“醒”了过来。
“你演奏的真不错。”方鸿天笑着说道。
“谢谢,你也一样。”两人相视一笑,刚刚默契的配合令两人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
“今天上午你是说你想演奏一首小提琴奏鸣曲?”方鸿天确认道。
“恩,有什么问题么?”
“没,只是经典曲目太多了,似乎令人很难抉择啊。”
“呵呵,那倒也是。”蒋婷婷深有同感的点点头,她也在为这发愁。作为乐器之王的钢琴与乐器皇后小提琴身为最流行的两件乐器,合奏的曲目之多简直令人惊叹,几乎每一个作曲家都会留下几首小提琴奏鸣曲,其中的经典更是数不胜数。
“算了,先不要想这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