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节 忠厚皇后(第1页)

江宁发生的一切,每一天都有电传司的电报报上御案,紧随其后的,是每天从江宁出发的折差,把更为详细的内容逐一奏来,使皇帝可以随时了解发生在当地的一切。

连续三天的时间,阎敬铭的差事没有半点进展,旁的不提,两江总督之下的各级官员,在面对阎敬铭的问诘之时,都一口咬定,从无贪墨情事。而户部、工部的司员的查勘往来卷宗及工程款项使用的过程中,也仅仅是得出了‘浮收’的结论——用一句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工程中的所用价格,高于市价——但这种浮收,也并不是不能接受的范围之内。

阎敬铭的折子中说,“……泛指一例,民夫所用食水一项,江宁城中粮米市价为二两三分银子一石,工程款项拨出使用则为二两四分五一石,超出一分五钱银子,虽有其名,但臣详加纠劾之下得知,大工构建期间,江宁城百业杂务,确有浮冒……”

皇帝掩卷长思,阎敬铭的话不是不对:这样大的工程,这样多的人会聚一处,每日所用,何止千万、商人借势提价,也是合乎情理的。不但是这些,就连铁路工程中要使用到的各种砖石、木料,从旁的省份中运载到江宁,也会比往常有所提价——这都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难道说江宁铁路的种种花费,都是用到正途上了吗?绝对不可能!这其中一定有问题,只不过阎敬铭还没有找到突破口是了。

想到这里,他提起笔,在折子上批阅,“览。江宁铁路,举国观瞻,朕所图者,万世得利。桂良等所图者,一朝受惠。故其间必有隐匿情事,你在省内查案,当上体朕心,但有所见,皆不可轻易放过。”

“……汝在省内查案,遭人所嫉,当时刻小心为奸人所谋料。”写到这里,皇帝想了想,阎敬铭身边虽然有钦派的御前侍卫护持,怕终究还是不保险,等更加加强防范才好。当下继续写到,“江宁绿营,有前光武营新军三营统带,以总兵衔办理军务之程学启者,可以钦差关防,供汝趋使。或者,有绿营偏将罗炳坤者,心念君父,尚称可造,亦可调用身边,以为护持。”

写完看看,自觉差不多了,错非桂良真敢谋反,否则,有程学启和罗炳坤两员大将在身边,大约能够保证他一己之身,不会受到什么戕害。笔锋一转,又写道,“省内官员,上下其手,彼此沆瀣,种种贪墨情事,为必有之事。抵死不认,不外两数:其一曰心存侥幸,只盼汝多日查无所获之下,婉然北返,则该等人额手相庆也;二曰身担重罪,不敢吐实。”

“彼二等犯员,当分别对待,前者当晓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