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改造盐碱地计划(第1页)

盐生植物分为三个类型:聚盐植物、泌盐植物和拒盐植物。

聚盐植物我称它为“吃盐植物”,因为它能把盐“吃”进体内。

待“吃盐植物”把盐“吃掉”,再将这些“吃盐植物”移走,土壤中的盐分就会降低。

拒盐植物通过在根系外表形成硅膜和一些盐的离子通道对盐进行排斥。

泌盐植物通过叶片和茎等部位的盐腺把吸收进体内的盐通过蒸腾作用分泌出来,但只能使土壤盐分在原地循环,不能把盐排走。

“我们研究团队从吃盐植物中筛选出耐盐性较强、产量比较高的盐地碱蓬试种,发现在其他作物都不能生长的盐碱地上,每亩盐地碱蓬能收获1.8吨干草,带走400多公斤盐。”

“种下去第一年,土壤盐分就降低了40%,到第二年累计降低了60%以上,到第三年累计降低了85%到90%,盐碱地成了能种植正常作物的土地。”

说到这,田教授眼中的神色更是兴奋“经过我们改良,新盐地碱蓬比旧盐地碱蓬更能吸收盐分,只需一年多的时间就能让盐地脱盐,之后只要小心维护,就能正常种植农作物。”

田教授的研究成果,让秦朗更加坚定要把边疆之地,改造成塞外江南。

“田老师,您做的事情,正是千秋工程,泽被后世啊。”

田农摆了摆手,“我只是搞技术研究的,想要真正大规模应用,除了政府大力支持,还要社会资本的进入,毕竟这不是短平快的项目。”

地方政府的一些官员,为了追求GDP,对于这种见效慢的农业项目是不会支持,也难怪田教授会这样想。

“我想在玉田县大规模推广您这项技术,而不只是在玉田县建一个实验基地。”秦朗诚恳的向田教授发出邀请。

“这对你政绩,并没有太多的好处。”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秦朗坚定的声音,在田农教授耳边久久回响。

田农反复的回味这句话,秦朗的这种大格局、大情怀,让田农很感动,他也愿意陪秦朗疯一把。

但他也有些难言之隐,他的学生们,他的技术人员,不一定能像他一样在玉田县默默无闻的奉献,毕竟人也要吃饭,也要生活。

丁一瞧出了田农的想法,“老田,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毕竟让技术人员拿着微薄的工资,奉献边疆,是有点强人所难,但你也不要担心,别人我不知道,在秦朗这,钱不是问题。”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