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迪威知道自己走胜了一步棋,继续说出了同古会战计划。他要求亚历山大派出三个师,开往西线卑谬,策应中国远征军在同古作战。亚历山大一口答应了他的要求。史迪威又提出,要他按照中英共同防御计划,向中国10万大军提供粮食、蔬菜、肉类等食品,提供中国军队的运输工具、战车及医疗设备等。亚历山大也满口答应下来。
史迪威临走前,半开玩笑地说:“将军,你们英国人真会用人,为了保卫你们的殖民地,既要中国军队来当保镖,还要我们美国人来指挥保镖,中国人、美国人成了你们英国人的打工仔了。我这个中将,也成了你的打工将军了。”
“我不也是英女王的打工仔吗?”亚历山大兴奋地说,紧紧地拉着史迪威的手说,“彼此,彼此啊!”
史迪威回到眉苗不久,日军果真来报复了。日军出动2000步兵,在30架飞机、18门大炮的掩护下,疯狂地冲击第二○○师阵地。但是,日军的冲击被第200师的官兵们坚决击退了。不甘心失败的日军集结了更多的兵力,又一次发动了进攻,但是,他们依然还是没有能够越过皮尤河。接连失利的日军终于发怒了,在飞机和坦克的支援下,开始向同古发起大规模的进攻。
第二百师指挥部,师长戴安澜陷入一种少有的和莫名其妙的焦躁不安中。
形势发展出人意料。在腊戌,委员长对戴安澜的忠诚勉励有加,但是面授的机宜却十分含糊。委员长再三强调“保存实力”,“坚守同古一两周”,可是并未指明坚守同古的战术意义何在。阻滞敌人,掩护英军撤退?抑或虚张声势?如果集中远征军优势兵力,果敢迎击冒进的当面之敌,击溃或吃掉其中一部是完全可能的。问题在于戴安澜仅仅是个师长,对于领袖的决策,他既无权质疑,又不敢贸然多嘴。他的使命注定是“理解和不理解的都要执行”。
既然委员长需要二百师“打个胜仗”,他的理解就是要挡住敌人,不许敌人越过同古城一步。但是先遣营送回的敌情加重了他的不安。一旦敌人援军赶到,他区区一个师能挡住敌人二至三个师团的强大进攻么?
那时候所谓胜利,就只好同阵地共存亡,可是牺牲的意义何在呢?戴安澜在地图前站住,一种隐隐的悲哀好像虫子一样悄悄爬上心头。
戴安澜深恐自己的悲观情绪影响部下,于是毅然决然宣布:
“来人!传我的命令,各团营进入阵地,准备战斗。本师长立遗嘱在先:如果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参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