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青年十万兵,很多人都听过这句抗日的名言;但你知道这些学生兵是怎么牺牲的吗?他们很多人甚至是一边流着眼泪一边喊着娘,抱着手榴弹和敌人同归于尽的!直到现在,那些稚嫩的声音还时常在我耳边响起……摘自《祖爷爷的抗战回忆》”
在**反击队伍的最前方,一个头上缠着破衣服的伤兵拿着两颗手榴弹迎头冲了上去!那些被派上去参与反攻的老兵们忽然怒吼着纷纷暴起,冲!冲!用枪打、用刺刀刺,当前面的鬼子人数占优就拉响手榴弹扑上去,绝不停顿!
“轰隆!轰隆!……”阵地上爆炸不断,断肢残臂挥动着漫天破片飞舞……
这支**已经有了全军最好的装备,但他们还是无法依靠武器抵挡住敌人,在最危急的时候,他们依然只能靠点燃自己的灵肉,用最极端最原始的方式去发出民族的最强音!
好像是呼应反击部队的英勇壮烈,在已经陷入和鬼子纠缠肉搏的阵地上,那些被派往战壕里压阵的老兵在敌人的层层包围中开始拉响了身上的手榴弹……战场上酣战的士兵是会忘了生死的,是会产生群体行动效应的,他们已经在同袍的牺牲中明白白刃战他们是拼不过了,他们只是没有那样的意识抱着手榴弹和敌人拼命!现在。老兵们行动起来了,一个、两个、三个……新兵们也被带动了,他们甚至只是下意识地模仿,但他们也行动起来了!
“娘~~!”一个泪流满面的娃娃兵抱着四个冒着青烟的手榴弹,在他明知道自己必须死去的时候,他没有喊出什么“国存我死”的悲壮口号,也没有喊出“二十年后又一条好汉”的江湖豪迈,他在这一刻脑海中只出现了家乡油灯灯光里慈爱的娘亲的脸庞,再也见不了面的娘亲!
没有人知道这一刻勇敢的死士有没有后悔过穿上军装,没有人知道他这一刻脑中有没有民族大义,他也许想过很多,也许就是脑中一片空白,就在手榴弹的引信燃尽之前的短短一刻……“轰隆!”一声巨响拉开了这些娃娃兵们壮烈殉国的序幕!
“娘!”“娘!”“娘~~!”一声声稚嫩的、绝望的带着哭腔的嘶喊,一个个年轻的士兵抱着手榴弹冲进鬼子群中,与他们恨之入骨的敌人炸得难分彼此……
这些年轻的新兵他们的双肩还很稚嫩,甚至还挑不起一个家庭的重担;但是现在他们的肩膀却挑起了民族的自尊、国家的存亡!
他们是激进的热血青年,卢沟桥事变后他们的书桌本来还能安静地放上一段日子,但他们来了,从朗朗书声的学校来到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