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雾月迷津渡 (1)(第1页)

辰时初政事堂诸人陆续到了。尚书右丞蔡耸前些时日奉旨钦差关中巡查盐铁事,近日才回都交旨,仍回政事堂当值。又有中书舍人苏淮、许嵩、严预都到了,加上崔言共是八人,政事堂现任官员便全部到齐了。这也是极难得之事。

崔言待众人坐定,将淮南军报呈与方旭道:“相公,这是刚刚送来的军报,淮南大捷,尽复失地,请相公过目。”

方旭接了,一目十行看了一遍,便将奏报递与袁端,拊掌笑道:“甚好甚好,陈崇恩不负所望,全其功而未贪功,保土安民而罢干戈,此人胸有大略,非目光短浅之辈,前途不可限量。”说罢看着袁端。

此时袁端也已看完奏报,正要说话,忽有一书办进得堂来,见堂内八人正襟危坐,不禁一愣。众人见他进来便都不说话,那书办只得禀道:“禀相公,光禄寺少卿请见。”

袁端狠狠瞪了那书办一眼,语声却仍平心静气:“请他过一个时辰再来,现下我等有要事商议。若再有人来,都到巳时后再见。”那书办喏喏退出。袁端转过头来,脸色平静如水:“当前最要紧之事,是做好善后,理出条理来。淮南之事办得好,我等也好全力应对北疆战事。”说罢目视崔言。

按郑制,中书舍人之职只是预备宰相,为政事堂中职级最低的官员,品级为正五品,职责为处理政事堂中日常琐事,参赞政事,起草诏书。虽是中书省官员,但郑国三省合一,又有门下省封驳之权。常设四至六人,目下只有四人。崔言在四名中书舍人中最是勤勉,平日事无巨细,俱是亲力亲为,且条理清晰,做事谨慎,因此袁端知道他必已梳理出事情脉络。

果然崔言毫不迟疑,应声道:“目下最要紧之事,不外乎四点,其一,应州、宿州令、团练使出缺,是从其他州县调任还是在候补官员中补缺?这几处官缺极为要紧,若有战事便为前线,只怕许多人不愿赴任,便是愿赴任的,若是颟顸昏聩的,不要几年便将政事搞得一片糜烂。因此遴选官员当慎之又慎。其二,驻防兵马从何处调拨?是调禁军还是调厢军?禁军分派如今已是捉襟见肘,厢军战力不足,若是再起战事,只怕二州仍是难保。其三,出征将士粮饷,伤亡将士抚恤。这笔开销我已命书办算出,共需粟米一千五百石,钱十六万缗。这钱粮从哪里开支?其四,有功将士封赏。其余诸般细枝末节便不足虑,自可水到渠成。”

方旭微微点头,近年战事频仍,每一次战事之后要处理的事都纷繁杂乱,难得的是崔言在诸多琐事中捡重中之重理出头绪,其他小事崔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