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理念交锋
乘坐在自己的高档轿车后座上,卡萨欣赏着通往柏林市中心的街道景观。不过与其说欣赏,不如说是带着戏谑的眼光在俯瞰着饥寒交迫的帝国公民。
萧瑟的冷风,在每一个人的眉宇间刮起破败的神色,绝大多数人都被窘迫的生活所困扰着。麻木、冰冷、绝望,在这个生产力大爆发的时代,饥饿和贫穷,却成为了束缚着人类的枷锁。
被历史捧上王座的工业时代,以及经济效益决定一切的商业文明,却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所在,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在车窗前,卡萨优雅的拖着表情自然而从容,对于这些与自己有着同样国籍的公民,漠不关心。
1931年,德国已经有了500多万失业者,相当于全国成年人口的四分之一。他们的生活几乎全无着落,雇人的单位少得可怜。
无论是保守党、社民党,还是德国红门,都只知道在议会和刊物上互相批评,“主义”提了一大堆,但什么解决现实问题的具体方案都拿不出来。政客的嘴脸,无论在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还真是非常相像。
胡佛的停付战债提议虽然商有具体的实行计划,可是德国的经济恐慌并不因此而少减其威势,而直到德国政府声明所有全国银行之存款,悉由国家为之担保,同时并颁发紧要命令,先之存款之提取,因之人心才稍微安定写。
德国此次金融恐慌的发生,是由于经济信用之巨大减损,并且一般投资于德国的外款,均被提取一空,一时间致有大量现金之流出,所以才导致发生此次撤资风潮。但德国的经济恐慌并不是开始于今日,在前数年间,德国的经济装都是非常恶劣的。
不过到了今日,才爆发至不可收拾的地位。
而为了应对财政不断恶化的困居,德政府为救济本身的财政困难,已经在打算颁发裁员减俸的命令,预计可以为国库节省九万四千万马克。
不过这个提案酿成轩然大*,各党都不满意于政府之举措,要求政府收回这个减俸命令,随即更是闹成政府辞职的形势。但政府之所以颁布这样一个命令,也是在有其极大的苦衷,因为到今年三月底止,这一年的预算已经缺少六千四百五十万镑,假如这时再不加以救济,那么财政马上可以破产。
经过商议,各党最终还是谅解了政府的衷,开始不召集国会而选择赞助白鲁宁内阁的政策,使得一场绝大风波始得以安然度过。
但此项裁员减俸的办法并非根本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