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京市
“济生堂”
谢辞安看着高挂起来的牌匾,念出来时神色恍惚。
“怎么样?名字还是我选的,是不是寓意很好?”
悬壶济世,兼济苍生
沈瑶一脸得意地望向谢辞安,眼中求表扬之意十分明显。
作为早有开过医馆经验的沈瑶来说,这事就像日常吃饭喝水一样简单。
不过五年时间,一家家名为济生堂的中药馆已经在多个城市开启。
眼前这间位于京市的医药馆,已是京市第三家。
如今三家医药馆成三角之势,囊括了整个京市的人口走向,确保不管位于京市何处的居民都能顺利看上中医。
谢辞安对沈瑶竖起大拇指,“很棒”
比想象中要出色很多,谢辞安心里的震撼一点都不比当初听见计划时少。
沈瑶笑容灿烂,“谢同志有眼光。”
虽然谢辞安平日不怎么喜欢说些华而不实的好听话,但每次只要开口说了,总会让人觉得真诚不做作。
两人作为夫妻多年,亦是相处时间最长的伴侣。
比起其他人,沈瑶更愿意听谢辞安对她的夸赞。
“进去看看吧,里边有药堂和诊室,后院是用来晾晒药材和休息的地方。
这些房间布局和设计,全是仿制古代医馆建立,不仅可以最大程度的还原医馆的原貌,还能让过来的病人更能体会到医馆的周到服务……”
巴拉巴拉巴拉,沈瑶化身医药馆科普讲解员,全程耐心为谢辞安服务。
作为新开医药馆的第一位上门客人,谢辞安没有辜负沈瑶好意,不仅贡献了自己的手腕用于医药馆大夫诊脉开方,还顺便提了几个小小的修改意见。
沈瑶感慨谢辞安真是个宝贝,不管放在哪里都有用。
咳咳两声,谢辞安耳朵嫣红,拉着沈瑶边走边说研究所那边还有事,今儿得晚上才能回来,“妈那边只能你先带美美和满满过去。”
沈瑶早就习惯谢辞安的忙碌,毕竟是研究所有名的大佬,身上绑住的各种课题数不胜数。
“放心吧,我一会儿就去学校接上唯舒和唯熙。
对了,唯思和唯昭那边怎么样?今年中秋过节能回来吗?”
沈瑶忍不住抿唇,相比丈夫还能见到人影,两个大孩子是真的连人影都看不到。
要不是沈瑶总会和系统三不五时的确定唯思唯昭的情况,她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