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捷报打乱了整个早朝的所有节奏。
手里握着传令使千里迢迢送来的捷报,李世民笑得胜券在握,理所应当。
亲眼见到捷报的宰辅们则是纷纷松了一口气。
唐对吐谷浑的作战自然唯有胜利一个结果,但结束的愈早也能愈早的缓解压力。
朝臣则是互相面面相觑,随后便一同起身恭贺。
唐朝沿袭了汉朝的上朝礼仪,诸臣皆有坐垫可以跪坐,奏请者才需起身。
而类似这种捷报,按礼制来说是需要圣上冠华衮临两仪殿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才对。
但既然此时已在此宣布了捷报,文武百官也只能顺势齐齐起身,并不异口同声的进行恭贺。
对李世民来说,这份捷报又有着其他的意义。
比如若按后世之记,平吐谷浑乃是贞观九年之事。
且吐谷浑彼时多狡诈,奔逃千里,为唐之勇卒奔袭索敌不止,方才溃敌,其间亦多有侥幸。
但此时这封李靖所奏的捷报中,用简短的言语清清楚楚写了此战的前后态势:
出凉州兵分四路袭青海,利诱党项为向导,遂成合围之势。
出轻骑负抛雷堵截,声威震天使贼胡以为神。
集结青海欲负隅顽抗,威火炮籍天威破贼胆,从容擒伏允可汗。
火炮乃是根据后世之图而制,名字属于现成的,不过为了区分,被李靖命名为威火炮。
抛雷则是五雷署以厚陶壶灌火药后加厚泥封,以网兜或挂绳回旋抛投以灭敌,遂得名。
仅此一战,火药之威已淋漓尽致。
但李世民也清楚知晓:
如今唐之火药,于后世看来不啻于稚童舞剑,贻笑大方也。
若欲求精进,便需研科学之道,尚算学之法,最终必能使火药之理更加明晰,铸前所未有之朝也。
手中捧着这份捷报,李世民喜形于色,来来回回在御座前走了几圈也难以抑制兴奋之情。
于是顺理成章的,一些赦诏便登时冲到了李世民嘴边,只需张张嘴便能挟胜绩宣君恩,天子威严或许变更得到最大程度的昭显。
但手刚一抬起来,李世民便敏锐的感觉到有视线锁定在了他身上。
那是随着他一起入殿上朝,随后悄无声息站在的褚遂良。
这位新上任的起居郎双眼一直紧紧锁定在大唐天子身上,并同时手上不停写写画画,过分忠实的履行着起居郎的职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