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住一宿(第1页)

大梁院试已经接近乡试,由皇帝钦派的翰林院学士担任学政主持,又分主考官和同考官相互监督。

考生交上试卷盖章后由弥封官将试卷中有姓名的一页折起进行编号,再经过眷录、校对才到考试官手上评阅。

两位同考官就先进行批阅,然后再交由评阅的主考官决定,目的在于判断同考官的评阅是否合理公正。

待主考官和同考官对试卷做出相应的批语,最终评阅结束之后,还会进行备份,以待日后查询。

可以说朝廷取士很严谨,从第一关院试开始又进一步提高考试的公平性,避免出现徇私舞弊等情况。

而且这一场考试通过率极低,比童生试难了十倍不止,不少读书人考了几十年就是卡在这一关还是童生身份。

顾文轩已经连续获得案首,周半夏不担心他过不了院试,一般情况下府案首就是板上钉钉的院试前十名。

她担心的是大江。

与周夫人聊了家长里短,从中得知大江依然起早贪黑温习,周半夏倒不惊讶,大江目标盯得很高。

他的目标是廪生。

秀才也分等级。

有句话叫秀才好做,岁考难。

过了院试成了秀才并不是代表功名一直在,这里面还有一个岁考。

学政在任三年,两试诸生,先以六等试诸生优劣,谓之岁考。

一等是廪生,二等是增生,三等是附生,四等要训诫,五等廪生降为增生,六等暂时开除出秀才队伍。

目前还无须担心岁考,但关键还是廪生名额,若不是开榜直接中生员名次一等前者被定为廪生,等岁考想成廪生则会更难。

概因这里面还有一条规定,岁试三年一考,生员必须参加,因事无法参加岁考的可以补考,如果三次不参加就革去生员资格。

问题就出在因事这一点上。

守孝无须参加岁试,名次保留,谁家没有个老人;游学在外赶不回来,也姑且保留名次。

于是前面的名次保留,后面三年两次院试的新廪生到了,往往一个秀才在岁考的时候考到一等,想成廪生也有的等了。

当然,一般情况下,秀才不会傻等,与其等一个廪生的名额,还不如去闯乡试,中了就是举人岂不是更好。

总而言之,她大弟定位很准确,难就难在院试不是府试,想大江再考个前十名,她都不敢奢想。

好在前二十都是廪生,可前二十又何其难,一个行省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