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城外。
在泰山军四营突骑将巨鹿军截断城下的第二天,张冲带着主力精兵万余赶到了巨鹿城外。
张冲并没有决定立即对巨鹿军发动进攻。而是按照泰山军行军条例,在距离巨鹿军东南两面五里外扎营。
除了扎了两座硬砦外,泰山军又在邯郸东北外的丛台扎营。这里之前被关羽立为粮台,虽小但坚,之前为巨鹿军几次围攻都不能下。
这次泰山军援军一到,巨鹿军又只好收缩兵力,放弃了对丛台的围攻了。
这边泰山军这边不急不缓,按部就班,步步为营。
甬道后内的汉军们却没这种闲整,全军上下弥漫着一股焦急躁动的气氛。形势的变化,给他们的感觉是,不是他们在围着内里的邯郸,而是他们在被泰山军包围着。
也是在如此躁动的军气下,赵浮、程涣、魏亮、郭勋、高览武将联袂参见了郭典,想问太守战守之策。
出人意料的是,这种情况下,郭典还是镇定自若,一方面问了营内储备,一方面不断巡营稳定军气。
看到主帅如此定气,所有人都知道他肯定有后手。
也确实,郭典不傻,谁知道是必死的路还往里面走?他的确有援军。但郭典的镇定也有几分强作的,因为他也不确定援军何时会至。
在他率军南下之时,他曾给北面中山国相和南面的清河国相一起咨信扎,请求援兵,一同进攻邯郸城,行围魏救赵的故事。
对于中山国相臧旻的援兵,郭典是很有信心的。
郭典之前和臧旻一起共事过,有些交情,互相知道根底。但这还不是郭典的底气,他最大的底气是两家的盟约。
在他于巨鹿大破河北黄巾的西征后,他就以三千黄巾俘口送与臧旻,两家结盟了。为了表现结盟的诚意,两家都互相换了子弟。郭典将自己的弟弟郭威送去了中山,而臧旻也将他的儿子臧洪送来了。
时年二十有五的臧洪体貌魁梧,雄姿英发,郭典一见就喜。更让郭典欢喜的是,臧洪年十五就受父荫庇拜童子郎,负书入京,之后就外放做了县令,即便在世家圈里也是精英了。
臧旻能将这样优秀的儿子放到他这里,可见对盟约的诚意。于是郭典与之盟约,约定两家攻守同盟,互不相负。
这一次,郭典南下的时候,就将臧洪带上了,留在幕府作为幕僚随营参赞。所以即便是为了儿子,臧旻也会带兵南下的。
而郭典另一位盟友清河国相刘虞,他对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