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伯民和苏氏回到屋里,盖好被子,苏氏在家里没地位,做不来主,想到大姑姐的谨哥儿即将童试,试探地问:“当家,你说,我们要不要送山子去读书?”
山子又矮又瘦,吃得挺多,就是养不肥,3岁前,还天天生病,这两年才稍微好点。
看他的样子,不像当家那么能干农活。
不如读些书,找份伙计的工作,最好能到府城大姑姐那打工,轻松又有大姑姐照顾,比留在家里种地好太多了。
孙伯民也想到这个问题,读书肯定要读,家里还有几个钱,完全能供得起。
最怕是山子身子弱,经不起读书的苦。
想当初阿爹还在世,自己也被送去隔壁村郑童生家读书。
但每次都被郑童生打板子,老惨了。想到儿子也可能遭罪,有点不放心那么早送过去。
犹豫地说:“山子会不会太小,要不要大一点,才送去郑童生那识字呢?”
苏氏不知道孙伯民的童年阴影,想了一下,山子的确小了点,跟同龄人比,还矮了半个头。
犹豫地说:“山子的确小了点,但我听说,读书要趁早,越大越难学。谨哥儿,听大姑姐说,3岁就启蒙了,山子5岁了,足足晚了2年了。”
孙伯民嗤笑一声,觉得苏氏想太多,不客气地说:“山子怎能跟谨哥儿比,谨哥儿将来是要当官的,山子识几个字方便去大姐家干活。”
大姐早就说了,家里的男娃最好送去读书,识字,这样干活,也有人要。
还偷偷对孙伯民说,山子的前程,她已经安排好了,等长大,就去府城干活,别留在孙家村,那可没前途,没盼头。
大姐还说其他兄弟的娃子她不敢保证,但山子一定会安排好。
苏氏听到当家这么说自己的儿子,有点不服气,可生性懦弱,不敢反驳当家,只好自个生闷气:我们家的山子,虽然比不上谨哥儿,但也是沉稳的,将来肯定有好前途。
两夫妻随便聊了几句,安然入睡,外面天冷,屋里盖着被子,特别好睡。
孙山擦了擦眼睛,天亮了,掀开被子,好冷,又躲进去,不愿意起床。转身看了阿奶的床,早就没人了。阳光通过卧室的小窗口洒进来,应该不早了。
挣扎一会儿了,急速掀开被子,快速穿好大棉袄,再穿袜子,穿上小棉鞋,瞬间暖和。
走出卧室,穿过堂屋,外面静悄悄的,看来大人都去干活了。
农村的日子平淡又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