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河端了一杯桌子上的茶水,他润了润喉咙,道:
“科举制度是王朝的基石之一,必须要慎重对待。
经过这几年科举的经验总结,能明显发现。
科举的重点,不应该放在四书五经上。
科举是为国选才,选择能治国安邦的人才。
科举的考题,今后要重实践、重能力、轻经义。
儒家经典,已经被宋明两朝的士子写尽了。
一些士子精通经义,但对于解决具体问题却一窍不通。
五谷不分,只懂之乎者也。
我记得第一届科举有几名进士,至今都没有在国子监毕业。
今后科举的经义考试,考诸子百家经典,以华夏典故和文化为考题。
只需要选拔出,熟知经典的考生,不需要考题太深奥。
科举的重点考察方向,策论和能力。
策论,考察士子对治国理政的理解。
能力,根据考生的具体科目,考察他的能力。
报进士科,考察士子的领导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题目是各府县施政遇到的经典问题。
报律法科,就考察法律条目和断桉。
报数学科,就考察数学知识。
科举各科时间错开,士子可以报多个科目,分别进行排名录取。
一个人只占一个进士名额,有士子所有科目都榜上有名,他也只占一个进士名额。
科举每年举行一次,每次一共录取150名进士。
由皇帝和内阁决定,各科录取进士的名额分配。
新科进士,进入国子监学习相应的课程,成绩合格准许毕业。
由吏部分配这些是进士的官职。
一年无法从国子监毕业,不取缔他取得的功名,但也不会分配相应官职。”
文官们听完秦王苏河讲述的科举流程。
他们有人欣喜,有人高兴。
新朝每年一次科举,每次录取150名进士。
这比之前大明,每三年一次科举,录取名额不定要好很多。
这样有士子在京城等待科考,也不会蹉跎十几年。
士子考三五次没有考上,自然会重新找生路。
新朝科举不重经义,削弱了儒家的地位。
这次科举的变化,加强了吏部的权利,削弱了国子监的权力。
国子监现在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