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完家里的大部分春种,稻种也已经育在大棚里,孙刚家里暂时有一点儿闲散时间。
这天孙刚上街买东西的时候,发现大桥下河边沙滩上很多人在忙碌着什么,这地方原来是牲畜行市,现在收拾的干干净净的,沙滩上是“大帐林立”。街上也开始人满为患,还有许多操着外地口音的人,有些空地上已经开始搭起了戏台子、大棚子。
孙刚明白是一年一度的“交流会”开始了。
每年农历三月底在镇上举办浓重的“交流会”。说是交流会,就是请了市里或者外省的戏班子,远近各乡镇商户集体出动来镇上聚集。更有周边县里来的马戏团和小吃摊,犹如一场庙会。
其参与者众,场面壮观。在过去的生意人眼里,庙会是一年中最大的商机,但最挂念它的还是咱老百姓。因为在老百姓的眼里,交流会其实已经演变成为一个大型的物资展销会,成了老百姓购物、休闲、美食、游玩的天堂。
其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聚集一处,商机无限,各路生意人闻风而动,有卖小百货的、卖小吃的、玩杂耍的、狗皮膏药的…………
农村多会,孙刚家乡大部分乡镇的交流会大多在春季举行,从初春到盛春,你方唱罢我登场,接连不断,此起彼伏,高潮迭起,热闹非凡。
尤以农历三月为多,谓其“三月香汛”。方圆数百里的乡民都来赶集。十里长街,人头攒动,摩肩接踵。
旧时,这天,四方百姓倾巢而出,盛况空前,出门尽是赶会人。
现在已发展成为一种集市,所以会有专门的管理者来组织和管理各个经营者及其商铺,并收取一定的费用。
“交流会”是农村一部分商户的主要经营方式和职业,他们的心中有一个附近乡镇会场的名录。随着交通的便利和商品流通特别是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农民购物已经非常方便。“交流会”的作用在逐渐弱化,主要贩卖一些中低端商品,但仍然是农村商品流通不可或缺的一种方式。如一些传统的农具,好像只有会场上才能买到。
因为难得可以在短时间里见到这样多的人和交易场面。会场上卖东西的人和赶会的人,常常会折射出许多人文信息,反映着当地农村人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
镇上的“交流会”历史悠久,曾为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城乡商品流通、加快农副产品市场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近年来,不但参加交流会的摊贩少了,人气也越来越不足。
据孙刚了解,农村交流会之所以会出现人气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