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一个个倒下的辽人军士,耶律章奴只是惊,但是白清,不,是所有来过一次的使节们都只有惊恐。.
华夏人与别人不同,他们到了国外可以说是最老实的人种了,越是政府组织的,他们越是老实。
别说真的动手杀人了,就是想,也从来没有想过。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他喃喃自语,完全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宁大人,你是故意的,对,一定是故意,不然你为什么要选那些刺头做随行护卫?”
白清是惊恐的语无伦次了。宁采臣看了他一眼,并没有与他计较。这出使敌国,不带敢打敢拼的,难道带一群肉脚虾吗?
白清哆哆嗦嗦:“还以为是大人们派来送死的,想不到,想不到竟然是这样!”
大宋的军队敢打敢杀的,都是送死用的,这是潜规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赵匡胤?哦,是了,是赵匡义。当年一场败仗,使得他灰头土脸,皇位不保。
他是怎么做的呢?身为一名伟大的政治家,是必然拥有变差为好的技改的。于是他把自己战败死亡的军士当成了处理武人,并且大力发展重文轻武。
历史,其实便是这样的偶然造成的。赵匡义的一时邪恶,造成了汉人武力的没落。
当然,这在历史文献上,是归于历史的必然的,是说历史一定会怎么怎么样……
也不能算错。如果把这种必然归究为某些人的利益的话。
赵匡义为免战败之名,大力开展文重武轻;与石镜唐为了皇权,出卖华夏。其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都是利益。
不同的是,赵匡义抓住了笔杆子,所以他皇位坐的稳。后世的野猪皮也是有样学样,不是同样在华夏站稳了脚跟。就是到了后世,这文化人不是仍然以赞誉野猪皮以为能事?
这就是笔杆子的力量。特别是文化普及率不高,信息不发达的时代。还不是笔杆子们说什么就是什么。
一代又一代的堕落,直到连读书人的浩然正气都没有了。因为这浩然正气是推动人族发展的人道奖励,而不是简单的故纸堆里的寻章摘句。
从字面解,便知道。寻章摘句之人,又怎么可能浩然的起来。儒学克己复礼而不务民本,又怎么会正得起来。
宁采臣的浩然正气起了变化,这变化看不见,摸不到,却有了一败金戈之气。儒学提倡止戈为武,却不知争、占为本。
人自诞生之初。便是与天争,与地争,与野兽争,随后又与妖族争。这也为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