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中**方高层认为可以像对付英国与日本那样,通过战略轰炸迫使美国投降。
在一九四五年底,中国空军还专门为此制订了一份规模庞大的作战计划。在这份被很多人认为是疯狂至极的计划中,中国空军打算在美国本土西面、东面与南面,各夺区一座前进基地,然后部署上万架重型轰炸机,对美国本土的核心地区进行昼夜不断的轰炸,最终迫使美国投降。
显然,这是一份超前了数十年的战争计划。
要知道,美国不是一个岛屿型国家,而是一个大陆国家,而且空军暂时还不具备单独打败一个国家的能力。
所幸的是,到了一九四六年,残酷的现实让中国高层认清了问题。
可以说,轰炸只能削弱美国的战争实力,但是要让美国投降,就必须把军队送上美国本土,在美国本土好好打上一仗。
原因很简单,在一九四六年三月到九月的半年间,中国空军在轰炸美国本土西海岸地区的战斗中损失了近三百架重型轰炸机,而且都是极为昂贵的“超级空中霸王”,阵亡与失踪飞行员数千名,取得的战果却并不显著。
甚至可以说,持续半年的轰炸并没有对西海岸地区的美军造成多大影响。
虽然这与轰炸策略有关,即这半年的战斗中,主要打击的是军事目标,而不是更有战略价值的工业目标,而对日与对英战略轰炸都表明,最只得打击的是工业目标,其次是国家基础设施。即便是平民生活的社区也要比军事目标更有价值,而轰炸军事目标,往往会得不偿失。但是最主要的问题,还是作战半径太远了,让轰炸机群不得不单独面对美军完善的防空系统。
显然。根本不可能通过战略轰炸来迫使美国投降。
只是,也不能否定战略轰炸的价值。
比如,在轰炸美国本土西海岸地区的战斗中,中国空军就让居住在这里的美国平民品尝到了战争的滋味。
对于还没有经受过战火考验的美国人来说,这无疑让他们认清了战争的本质。
也正是如此。西海岸地区的美国人的反战情绪更高,甚至出现了一些反对把战争继续进行下去的民间组织。
显然,轰炸沉重打击了美国的军民士气。
到了九月底,随着攻打美国本土的作战行动进入最后的准备阶段,加上囤积物资的速度比顾祝同的预期慢得多,所以顾祝同不得不下令降低轰炸强度,把轰炸机群的出动频率由两天一次降低为三天一次。到了十月底。又降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