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章 现代海军之父(第1页)

从个人出发,顾祝同并不想参与政治。

虽然任何了解顾祝同的人都知道,他有着出类拔萃的战略眼光,以及为人低调,因此拥有很强的政治能力,但是顾祝同本人却对政治较为反感,甚至在没有绝对必要的时候,很少谈及政治话题。

只是,国家的需要,将他推到了这个其他人都梦寐以求的位置上。

顾祝同非常清楚,由他来负责战后援助工作,本身就是冯承乾精心安排的结果,而且冯承乾还为此牺牲了一些外在的名誉。

比如,冯承乾为此放弃了在美国投降签字仪式上的首席位置。

根据顾祝同的了解,早在十一月初,美国投降的征兆就很明显了,而当时军内就由谁担任中国军方代表产生了严重矛盾,而且主要就是陆军与海军之间的矛盾。原因很简单,海军把战火烧到了美国本土,而且打赢了最为艰难的几场战斗,为击败美国打下了基础,而陆军则是后期的主力。结果就是,陆军与海军都认为应该由自己的将领来代表中国军队接受美国投降。

显然,这只是一个虚无的荣誉。

不管谁代表中国军队去接受美国投降,都不能改变事实,而且对海陆两军的关系没有丝毫影响。

问题是,绝大部分军人在乎的只是荣誉。

要知道,接受美国投降,绝对是这场大战中最高的荣誉。

结果就是,冯承乾利用了这一点。

争论持续到十一月底,在迫使陆军做出了很多让步之后,冯承乾最后才答应,由陆军将领去接受美国投降。

在陆军做出的这些让步中,就包括让顾祝同负责战后援助工作。

显然,这是一件辛苦事,但是有着实实在在的好处。

对中国海军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通过战后援助,巩固地位,并且在战后维持较大的规模。

从长远发展来看,这些好处显然比空洞的荣誉更有价值。

比如,在对外援助中,中国以运送援助物资为由。在数十个国家获得了上百座港口的通行权与使用权。这些港口大部分都是天然良港、或者是所在国最主要的军港,中国海军由此获得了向这些港口派遣战舰。并且安排战舰长期驻扎的机会。在援助行动结束之后,这些港口中的半数成为了中国海军的海外基地,而中国政府随后以援助为由,与拥有这些港口的国家签署了租借合同。这些港口中,包括埃及的亚历山大港、直布罗陀要塞、突尼斯的丹吉尔港、马耳他港、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