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王毅对此总结:有点客气但不多,还不如村长儿子的头衔来的敬重。
村民们窃窃私语着,但是怕山神大人觉得自己太过计较,不够虔诚。
都尽量避免着发泄自己的不满,收敛着自己的排斥心,连谈论的话题都温和了许多。
但假的终究是假的,他们的不喜、排斥,虚伪的假笑,都被岁晏殊母子一一收入眼中。
他们已经和村长商量好了,带着行李搬到了村尾的房子里,在屋子里收拾着新居。
他们不是看不出来村民的排斥,但是他们不在乎。
与岁家相比,不过是些微不足道的小虾米罢了。
而且,要想躲避老宅的人,只能来这偏僻难找的小河村。
岁晏殊的母亲坐在刚收拾好的床边,不禁回想起往事来。
岁家是个大家族,里面不少的龌龊事。
岁家老爷子是个古板专制的人,他严守家规且在军营里待过一段时间,学了些皮毛就回来了。他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男人三妻四妾很正常,女人就要在家里守好丈夫,守好儿子。哪怕当时府衙已经颁布了一些思想开放,民生开放,不再苛刻女人的倡导,他仍旧固执己见。
最后,三个太太为了给孩子争家产斗得你死我活,大太太终生不孕,二太太缠绵病榻,三太太被诬陷偷人沉了塘。终究是一生都困在了这四角的天里。
而五个孩子也是深受迫害,大儿子经常被打。弟弟闯祸打大哥;母亲不慈打大哥;生意不顺打大哥……
你肯定要问:为啥呀?
岁老爷子冷笑:“弟弟闯祸,你身为大哥怎么不看着点?他出错你不会打他吗?”,“你母亲给你二娘下毒,你怎么没有阻止?什么,你不知道?那你怎么不派着人盯着你娘?都是借口!”,“这个生意要出问题你怎么没有提前告诉我?亏你还是长子,去了江南就不知道西昌的事了吗?借口,找打!”……
大儿子从小到大被打多了,做事畏畏缩缩,本来意气风发的少年郎,在家受弟弟妹妹们尊敬,在外做生意也是有条有理。硬是被岁老太爷猜疑忌惮斥骂,不仅被收缴了权力,还次次寻借口毒打,每次都去了半条命。好好一个人,硬是被蹉跎成窝囊废,整日躲在屋里,每有一点动静响起,就瑟缩个不停。
老大媳妇对老大是年少慕艾,她眼睁睁看着自己喜欢的少年变成了这个样子却无能为力。对岁老太爷自是恨得不行。
但是这个时代到底是还不健全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