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鹤龄一直挂念镜子之事,没想到进展如此迅速。
"这是首批刚出炉的,舅舅先过目。"
"很好,很好,我立刻派人将它们摆进店铺销售。"
张鹤龄笑容满面地端详着手中的镜子,看着镜中清晰的自己,仿佛看到了财富的未来。
"舅舅别急,我们应该好好宣传,然后提高镜子的价值。"
"嗯...提高价值?怎么做?"
"现在知道镜子的人还不多,我们可以举办一扬以镜子为主题的聚会,邀请文人墨客、士绅富豪共赏,在会上制造热度,这样镜子才能卖出高价。"
"此计甚妙,还是太子智谋超群,我这就去安排。"
"但舅舅不能透露镜子出自我们之手,往后也不能让人知道这与我有关,就说镜子是从远方的法兰西购回的。"
"舅舅明白,太子参与商业之事不宜张扬。"
说着,朱厚照又拿出一些制作镜子剩下的零碎材料制成的小镜子,指导寿宁侯如何运作这次销售。
张鹤龄听着太子口中提及的“炒作”、“热度”、“饥饿营销”、“消费主力”,听得一头雾水,虽不明其意,却深感太子的非凡之处。
依照太子的策略,镜子必定会热销,且能卖出理想的价格。
张鹤龄回到府邸后,立刻把小巧的镜片分给了他的妻子、弟妹以及母亲,嘱咐她们带着去拜访亲朋好友。
随后,兄弟俩狡黠地交换了一个眼神,按照太子的提议,妓院中的头牌也是推广的好途径。为了镜子的宣传,他们决定为这个计划付出代价。
那一晚,京城中突然出现的能映照出人脸细节的镜子,瞬间成了贵族女子们热议的话题。据说这些镜子来自遥远的法兰西,连皇后的手中也有一枚。
各妓院的姑娘们以拥有这样一枚手掌大小的镜子为荣,仿佛它象征着她们的身份和地位。那些尚未拥有镜子的姑娘们四处打探购买的途径,甚至有人公开提出愿以一面镜子换取一夜欢愉。
渐渐地,传言四起,说寿宁侯得到了一批法兰西进口的镜子,即将举办一扬鉴赏大会。人们都在期待那天能一睹这些镜子的风采。
随着乡试的临近,诗词聚会和文化论坛也越发频繁。每次集会上,那面小镜子都成为焦点,寿宁侯宣布,谁能在这扬鉴镜会上写出最佳的诗篇,就会获得一面镜子,这令自视甚高的文人们激动不已。
如今,这样一面小镜子已被炒至近一千两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