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有人将死 三日已到(第1页)

刘巴的文采是极好的,他在离开议事厅之后,很快就草拟好一份诏书交给诸葛亮审阅。

诸葛亮在审阅之后,便立即让人将这封诏书公示于成都之中。

在诸葛亮的举措之下,不久之后,那封诏书中的内容很快就传遍成都中的大街小巷。

寻常百姓知道诏书中的内容后,可能就将此事当做饭后的一些谈资。

只是当那些世家豪族知道这件事后,很明显的他们的情绪被带动起来了。

什么内心中的忌惮,什么未雨绸缪的后路,这一刻都被他们抛到九霄云外。

当计划正在按照自己的设想一步步发展时,没有一个人会不感到兴奋。

也没有世家豪族会不喜欢这种,在阴影之处摆弄风云的感觉。

特别是这种感觉,他们已经很久没感觉到了,所以现在得而复失的他们,显得更为激动与兴奋。

成都中针对糜旸的清议,在这封诏书公布后,似乎一瞬间达到高潮。

与此同时,无数益州的世家豪族开始呼朋引伴,私下聚会。

他们聚集在一起开始一同探讨着该怎么在三日后的大朝会上,彻底将糜旸打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因为人情之汹涌,舆论之鼎沸,很快的这件事就连最近不理政事的,安心在家养病的糜竺都知道了。

刘备称帝后,将糜竺拜为卫尉。

卫尉作为尊贵的九卿之一,不仅地位尊崇,这个职位所掌握的权力也十分大。

只是由于糜竺年逾六旬,加上当年跟随刘备逃亡时脚部受伤落下隐疾,所以近年来糜竺并未如何参与政务的处理。

但这不代表糜竺在现今大汉的政治格局中,乃是无关紧要的一个人。

相反的,成都中的人都知道,论权力诸葛亮是诸臣中的第一人,但若单单论地位,糜竺才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汉臣。

因为若没有当年糜竺的倾力资助,刘备可能早在消失在凶险的乱世之中,也就没有如今的大汉了。

凭这一点,糜竺的功劳就比任何人都大。

或许一开始糜竺专心在家养病,所以近来成都中的种种是非他知道的并不清楚。

只是出身于豪商之家的糜竺,他别的能力没有,但是论察言观色的能力,那可是当世一绝。

这几日他通过观察家人的神色,很快就发现了一些蹊跷之处。

在这种情况下,他特地召来心腹询问,这才明白了近来成都中发生的所有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