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四章 定下国策 孙登妙用(第1页)

众臣的义愤填膺,最主要的内因在于心中对孙权行为的不齿。

除此此内因外,当下的大汉国力不同往日,也是个很重要的因素。

孙吴与曹魏结盟,对大汉来说是一件危险的事,可大汉已经是今非昔比了。

以目前大汉的国力,想要攻灭江东,绝非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而孙权贸然称帝的行为,亦是在根本上挑衅大汉的权威,从这方面来说众臣建言征讨江东的行为,可谓是合情合理。

但这种合情合理的行为,并未得到刘备的允准。

刘备微微抬手作向下压状,在看到刘备的这个举动后,殿内群情激涌的众臣很快就停止了建言。

望着脸上有着愤愤不平之色的众臣,刘备说出了他的看法:

“连年征战,士民疲敝,今非再启大战之时。”

“况我朝乃续两汉法统,岂有弃中原不顾,而逐蛮荒之地之理乎?”

刘备的声音沉稳有力,引得在座的众臣脸露思索之色。

而诸葛亮的脸上却是浮现了笑意。

幸亏刘备没被心中怒意冲昏了头脑。

诸葛亮脸上的笑意被糜旸注视到。

想起昨夜刘备比众臣更愤怒的神色,又想起昨夜自己苦苦相劝的情景,糜旸只觉得他的苦劝到底没有白费。

刘备说的话有道理吗?

那自然是有的。

单单刘备说的第一点理由,就是大汉如今无法忽视的问题。

再强的军队,也不是永动机。

再肥沃的土地,也不可能生产出无限的粮食。

就这两年来,大汉连续经历了南中之战,南郑之战,北伐关中三场战役。

再厚的家底,也禁不起这样的消耗。

可以说要不是诸葛亮的理政才能实在是旷古难见,再加上南郑之战后糜旸缴获了魏军大量的粮草辎重,北伐之战汉军是绝难再发起的。

哪怕当下大汉收复关中,但关中是残破的。

先不提关中多年遭受战乱的事,就说曹真主政关中时,为了河西之战和南征之战,就多次从民间搜刮民脂民膏。

曹真涸泽而渔的行为,引得关中怨声载道,也让关中各地渐起流民。

在这种情况下,大汉要做的第一要务一定是先稳定关中的民生。

大汉不是曹魏,当年刘备起兵为的是给天下百姓带来稳定的生活,而不是单纯的为了皇图霸业四个字。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