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染血的金子(第1页)

有了沙皇尼古拉二世的首肯,下面的手续就走得很快了,俄罗斯驻大清公使馆收到莫斯科的电报,立刻给李谕开好了手续。

他们到总理衙门递交给奕劻,一度让奕劻感觉李谕这次更像外交出访,“不是去瑞典吗?怎么俄国也来了电报?”

虽然瑞典没有对清廷动过手,但是这么些年,清廷真是被北边的沙俄打得怕怕的,庚子赔款占比最大的也是俄国,一家就占了赔款总额接近三成。

所以即便尼古拉二世没有亲自发电报,俄罗斯公使馆的来函都让奕劻恭敬得不得了,简直比瑞典国王亲自发的都好使。

奕劻得知李谕还要顺道去俄罗斯,直接又把李谕的预备资金提高了2000银元,要不是来不及,甚至都想给他升级个顶戴。

李谕也是哭笑不得,连忙说自己作为京师大学堂学生,并且是在读,并不适合受封官身。

其实李谕心中主要是怕麻烦,一旦有了官秩,以清末的官场环境,总免不了各种应酬。

光绪那边李谕每周还要上三四次课程,在光绪知道李谕又要去俄罗斯和瑞典后,心中百感交集,不住哀叹:“朕如今只得坐井观天,观这一片永远不变的天空。李教习,如果可以,希望你可以为我带回一些西洋的新鲜物品,什么都可以。”

光绪最后的口气甚至有点哀求的感觉,李谕不忍拒绝,于是答应了他:“我会尽可能多带一些西洋的新产品。”

光绪想了想说:“最好是精致的怀表,我曾经看洋人公使每人都有。”

“没有问题,我记下了。”

现在对光绪自己而言,最有意义的就是时间;但是李谕心中明白,对他最没意义的也是时间。

张德彝比预想的要晚了一些,直到一周后,他才来叫上李谕一起出发。

张德彝说:“实在抱歉,出国一趟恐怕几年都无法回来,安排朝中事务、家中琐事都花了太久。”

李谕当然理解他的心情,毕竟还是晚清,人们的故土情节要比二十一世纪强得多,况且交通缓慢,出国一次,再回国一般都是要数年之后。

李谕笑道:“张大使不用着急,怎么没见你的行李?”

张德彝说:“太多了,我命仆人去多雇几辆马车。光在船上就要漂泊月余,我准备再去书局多买些书,路上解解闷。”

“恐怕不需要买很多了,”李谕亮出俄罗斯公使馆的文件,“我们这次可以坐火车。”

“火车?”张德彝异常吃惊,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