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逐星战纪(3)(第1页)

12日晚21时,漫长的伏击作战结束,“望舒"入扬。在这之前,除了源源不绝地被投入战线的“桂林”级,没有其它人类飞行器出现。

所有人都理所当然地认为,不比银河号差上多少的“望舒”能很快扭转双方胶着的状态,而事与愿违的是,战线在跳跃式突进1光年后再次陷入了停滞。

“桂林”级真正的缺陷是无法被计算出的,只有面对瞬息多变的宇宙战扬,兵棋推演式的数据验算的不可靠性才暴露无遗。尤其是那些波能型号,它们的早期试制型的核心,根本无法供给高强度的作战模式所需能量,更糟的是由于强大的爆发力,它们已被标记为重点打击对象。在过去的十天内,“望舒”逐渐失去了所有的主动火力,只能依靠自身动力和密集的阳电子防空群勉强推进。对于绝大多数“桂林”级来说,它们的轴炮甚至来不及照准——在这样的烈度下,一艘离港“桂林”的平均航行时间是1.83秒。这就意味着,它们充其量只是一个个移动靶。

凌影本以为他和他的“逐星”号是世所罕见的,怎料距离成为银河号那样的水准还有数千倍的差距。“那艘船上,和你一样的人至少有七万名;现在窗外那些稍纵即逝的绿色斑点只是他们用来维持战线的消耗品,但却是我和你这样的人无法企及的高度。”朱启颖面色如同磐石般凝重,轻轻说道。

同样面色凝重的,还有正无所事事的蓝素睛。本以为可以参与这次出击,但夸张的战损让她傻了眼。“还是先避避风头,稳中求胜嘛。实在不可挽回的话,就启动T计划,‘银河’断尾求生,直击伽米拉斯核心星区好了,”她自言自语道,“在这样的战况下,那些常规的‘玉衡’级广阔的前甲板由于布满防空炮成了火力真空区……”

慌乱之中,一个体积不到一百立方米的构件被想了起来——波能撞角。

撞击这种战法于人类的最后一次近乎成功的应用还是十九世纪末期的甲午海战。自那之后直到“旅行者”事件前,这种战法都隐没于历史中。那次令太阳系船队几乎全灭的攻击让蓝素晴强烈要求在主力战舰“玉衡”级加上撞击型武器。于是,有了无论是舰载还是量产,所有“玉衡”级型号都装备了的唯二武器之一——波能撞角。

制波能撞角处于倒“品”字上方两个破回转波能炮中间的凹处,由前甲板收束而成,截面里六边形的样子像块打制石器一样锐利,中间延伸着三条互不交叉的折线,那里是脉冲波能释放的通道。脉冲波能是由波能束以一定频率击发所形成的,在功率相同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