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洛阳逞逆乱,豪强乘势起 第一百二十四章 夜袭洛阳武库(第1页)

“大王,先别做那清秋大梦,我们总共才有多少人,多大的势?”石寒直愣愣地盯着司马允问道。

“本王?”司马允苦笑不止。

石寒道:“人家掌控着朝廷十多万中央禁军,我们又如何推翻它?自身难保啊!事到临头,切记不可再优柔寡断。”

到了深夜丑牌初,司马允调动淮南王府七百余人,与石寒的六百余人,一起摸黑悄悄潜出了淮南王府。

开始他们并没有直奔武库,而是藏匿在城东暗巷口,等待刘渊数百精锐的到来。

刘渊是无利不早起,再加上受西晋朝廷打压,三、四十年来的郁郁不得志。

如今仍有如被困锁浅滩的蛟龙,他也是一身反骨。

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被压迫得越久反抗就越激烈。

很快刘渊父子也率领四、五百精锐壮汉抵达汇合了。

三家汇合,有了一千七、八百披坚持锐的悍卒。

事先三家说好了,武库能抢多少就抢多少,抢到的就是自己的,多抢多得。

这样的利益分配方式,让所有参战的士卒都很兴奋,尤其是刘渊父子。

于是大军分成三部,各自统率自己的部众,浩浩荡荡奔赴洛阳城东垣。

东垣是城防的重地,建春门西对北宫,是宫门东出的要道,关系着北宫的安危,地位十分重要。

门东数里有七里涧,有涧上石桥,又名旅人桥,亦称七里桥。

泰始十年(274年)冬兴建,是我们最早的石拱桥。

这座单跨半圆形拱桥,桥柱下圆上方,可通水,便于大舫船通行。

为了加强东城的防卫地位,东阳门内北面有将军府。

将军府中有左右前后四军,左将军设置始于魏明帝,西晋沿袭不改。

晋武帝初年置前军、右军,泰始八年(272年)增设后军,时满四军。

五营校尉府也置于此,上次石寒随李含入诏狱救张方时,就是进入的这里。

五营校尉是指屯骑、步兵、越骑、长水、射声等校尉,沿袭东汉制度。

将军府北为步广里,步广里北为太仓。

太仓是皇家的御用仓库,袭东汉太仓旧址,晋武帝咸宁二年(276年)9月,由杜预督建而成。

太仓通过建春门与城外常满仓遥遥相对,是晋朝皇需物资的供应地。

此外,杜预还修建了常平仓,发明了“人排”以代替“马排”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