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天下归心(第1页)

扫平外戚势力之后,汉和帝刘肇终于得以临朝亲政。首先,就对这次平叛事件的诸多臣属论功行赏。特别是郑众和刘庆,通过此次事件,甚得刘肇的信任。刘肇向刘庆赏赐了大量钱粮,恩宠之深厚,一时没有第二个皇亲国戚可以与之相提并论。而郑众则是刘肇赏赐最为丰厚的另一个人。郑众前半生多郁郁不得志,经过这次平叛,助皇帝夺回大权,自然能够平步青云。于是,郑众被任命为大长秋。大长秋一职,乍看之下名不见经传,细细思量,才知道这一官职是则是皇帝近侍官首领,非皇帝亲信不得充任,主要负责宣达旨意,管理宫中事务。

刚开始之时,皇帝刘肇还对宦官掌权有所顾忌,历朝以来,宦官掌权,江山必乱。因此,并没有给予郑众参与军政大事的权力。郑众也对自己的处境很了解,因此,每次皇帝赏赐,他都推脱不要。其仁爱谦逊的态度便逐渐受到皇帝刘肇的喜爱和尊重,进而在遇到国家大事难以解决,而朝中重臣相继死去的情况下,诏令郑众与之商议。至此,宦官之权柄得以扩大,并渗透到国家的大政方针之中。

恰如史书所言:“宦官用权自此始矣!”

在封赏功臣的同时,刘肇也开始大力革新国家政策,逐渐实践着自己的政治抱负。永元四年(公元92年)十二月壬辰,刘肇刚一上任就颁布诏令减土地税。后来,他又多次下诏,劝农权耕。

透过这一举动,刘肇勤政爱民的形象便被人民广为传诵。但是,皇帝刘肇毕竟个人精力有限。自己所依靠的几个重臣相继过世,永元五年(公元93年)春正月,千乘王刘伉死去;永元五年正月,广宗王刘万岁死去;二月甲寅日,太傅邓彪死去;永元五年十月,太尉尹睦死去。

此前的永元四年(公元92年),司徒袁安、司空任隗二位国之栋梁也相继去世,此后不久,司徒丁鸿、城阳王刘淑、乐成王刘党、陈敬王刘羡等人也相继西去。一时之间,朝堂可用之人变得越来越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永元五年三月,刘肇特别颁布了一纸诏令,责令选贤任能。

可以看出,和帝刘肇实在不失为一个年轻有为的英明圣主。他在平定窦氏乱朝之后,积极支持班超在西域的斗争,不久,班超大破焉耆,西域降附者五十余国。同时派遣著名将领乌桓校尉任尚领兵东北,大破南单于,收复辽东。

在他在小的时候,便深谙为政之要,对于百姓怀有一颗怜悯之心。时常下诏赈灾救难、减免赋税、安置流民、勿违农时,同时,和其父亲刘炟一样,以宽和的态度对待犯罪。即使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