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怕是不止。郡主出书的成本似乎远比其他书楼更低,一册书的成本,估计不会超过二百文钱,甚至更低。”海公公只查了十天,哪怕顾昭的印刷作坊防得像铁桶,也还是让海公公查出了许多东西。
玄始帝已经无语了,难不成卖书一个月都能赚几万两银子?
如果不是绝对信任海公公,绝对信任自己的情报系统,玄始帝很难相信这种事情。
其实顾昭自己都没想到静书楼一个月能给她赚这么多银子。
不过顾昭又知道,这只是一时的,这样的利润率未必能保持一年以上,因为大齐的商户都不傻,从京城日报每天卖出几千份,静书楼能每天及时制造出几千份京城日报,必然是有高超的印刷技术在手。
知道了静书楼靠的是印刷技术,而大齐当前的印刷技术虽然还很落后,但只要找对方向,用不了几个月,大齐印刷技术便会飞速进步。
可能几年内,甚至十年内,他们的印刷成本依然做不到顾昭这样低,但只要不被拉开太大差距,比如顾昭印一册成本一百文钱,他们哪怕二百文钱,也能把顾昭静书楼的书籍利润打下来。
现在顾昭卖一册书,最多能赚一两银子的利润,未来或许只能赚一两百文,现在每天卖三千册书,一个月能赚五万两,未来或许连一万两都不到。
当然,顾昭能以现在的利润率,哪怕只赚半年,都足以给她积攒几十万两银子了。
其他人虽然不知道顾昭的书籍成本有多低,但每天卖两三千册,怎么着都能赚几千两银子,而京城日报上的广告位又是公开竞价的,完全能精准的估算出一个月卖了多少银子。
如果顾昭卖书一个月赚几千两,卖广告位一个月又赚几千两,那岂不是一个月就能赚上万两。
若是把甜品店每个月赚一千多两加上,在京城底蕴深厚的公卿世家眼里,顾昭一个月便有一万多两的收入!
哪怕是百年国公府的韩国公府都吓一大跳。
韩国公府底蕴很强,可是一个月也不过三万两左右的收入,顾昭一个人就顶了差不多半个韩国公府。
“颍川郡主还没满八岁吧,就这么能赚钱?”世子夫人都不敢相信。
“这哪是什么小孩,根本就是一尊善财童子啊。”韩国公夫人表示,她活了大半辈子都没见过顾昭这样的小孩。
“不仅能大把赚银子,而且极得皇上恩宠,有朝臣参奏颍川郡主操控舆论,还把广告这种庸俗的东西堂而皇之的刊登在日报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