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如履薄冰李子祯(第1页)

是的,李子祯这些年过的,确实不怎么好。

北疆自强家一门惨烈收扬,潘仁以救援之功被封为潘国公之后,北疆战扬暂时停止了兵戈。

然而大靖地理位置优越,国库充盈,惹得边疆苦寒的异族愈发眼红,几国接壤之处依旧小纷争不断。除了没有消停过的契人,党人各族都在边疆时不时作乱。

大靖朝以兵变起国,也因此对武将颇多有忌讳,故而"崇文抑武"的国策逐渐在朝廷里达成了某种默契。

“崇文抑武”带来文化艺术的空前繁荣和经济飞速发展,文人才子在庙堂占据的位置越来越重要,尚武精神却逐渐弱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却是良将难求。

除了强家六郎袭了定北侯的爵位,一直镇守北疆,北疆相对太平外,其他战扬战事不断。

这成为天熙帝的心病,故而立储的事情一直就这么拖着了。

天熙帝是属意三皇子李子祯的。

大皇子自小尚武,手握负责京师安危的神武军,野心勃勃,却缺乏政治远见和平衡各方势力的格局;二皇子是个病秧子,唯有三皇子文采斐然,有大局观,在朝廷位高权重的文臣中的威信极高。

但也有两点令天熙帝不满,一是三皇子过于重情,掣肘就多,在暗流涌动的兄弟之争中并不占上风,二是三皇子母族势力衰落,难以保三皇子储位无忧。

但这也是天熙帝属意三皇子的原因之一。大皇子凉薄寡情,母族在朝中势力鼎盛,这也犯了这位多疑的君王忌讳。

任何威胁皇权的势力都需要削弱,父子又如何?

然还有一方势力,那便是先皇之子,天熙帝的侄子李德山。

天熙帝是继承兄长的帝位,故有一部分先皇的死忠党自是私下有怨气,奈何当时形势使然,无从更改,因而一直力主立李德山为太子。

在这种纷纷扰扰的政治格局下,李子祯过的是如履薄冰。

包括,他自己的王妃,是天熙帝为制衡大皇子的势力,而为他安排的,潘国公潘仁之女。

潘国公之女和潘国公一样,为人滴水不漏,和风细雨,却总让人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皇权之争,残酷又冷血。

昔日的兄弟,如今一再的痛下杀手,他把一切都埋在心里,虽不喜王妃,也是对她以礼相待,而夫妻却不能交心。

李子祯常觉得自己就像一只独自夜行的孤狼,苍凉而孤独。

而这个仲秋夜,同样如此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