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书版】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筋韧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曰: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微细者,生之徒也。以兵则不胜,木强则烘。强大居下,柔弱居上。
【通行版】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曰: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者生之徒也。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拱。故坚强处下,柔弱处上。
【译文】人在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以后身体就变得僵硬。草木生长时是柔软脆弱的,死了以后就变得干硬枯槁了。所以坚强与死是同类的,柔弱与生是同类。因此,用兵逞强就会遭到灭亡,树木粗壮就会遭到砍伐。凡是坚强的往往处于劣势,相反,柔弱的往往能处于优势。
【注释】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筋韧坚强。"
- 注释:这句话描述了人类生命状态的变化。人在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充满了弹性和活力;而当人死去后,身体的肌肉会变得僵硬,筋骨则会显得坚韧而不再有弹性。这里的“柔弱”指的是生命的柔软和可塑性,而“筋韧坚强”则是指死亡后的身体状态。
"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 注释:这句话将观察的范围扩大到了所有的生物和植物。它们在生长过程中都是柔软而易受损伤的,这反映了生命的脆弱性和需要保护的特点。而当它们死亡后,就会失去生命力,变得干枯和硬化,这是对死亡状态下物质变化的描述。
"故曰: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微细者,生之徒也。"
- 注释:基于前两句的观察,老子得出了一个结论,即坚硬和强大的东西往往是与死亡相关的,因为它们失去了生命的柔软和可塑性。相反,那些柔软细微的存在则与生命紧密相连,因为它们具有生命的特征,如适应性和变化能力。
"以兵则不胜,木强则烘。"
- 注释:这句话通过两个具体的例子来进一步阐释上述观点。首先,用兵器的例子说明了即使是最坚硬的武器,也不一定能够在战斗中取得胜利,因为过于坚硬可能意味着缺乏灵活性和应变能力。其次,坚硬的木材虽然能够承受压力,但在面对火焰时却更容易被烧毁,这表明坚硬并不总是意味着更好的抵抗能力。
"强大居下,柔弱居上。"
- 注释:这句话提出了一个对比,即在自然界和宇宙中,强大的力量往往位于较低的位置,而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