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第1页)

【帛书版】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通行版】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可以言说的道,并非真正的、恒常不变的道,恒常的道是不可言说的;可以用文辞说出来的“名”,都不是永恒、终极的“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们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这句话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一章,它是道家哲学中关于“道”的经典论述。这段话不仅揭示了“道”的本质特征,也提出了认识和理解“道”的方法论。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这里的“道”指的是宇宙万物的根本原理和存在方式,它是无形无象的,超越了常规的认知和语言的表达。老子认为,尽管我们可以通过语言和文字来描述“道”,但这种描述并不能完全捕捉到“道”的真实本质。因为“道”是不断变化和流动的,它不受任何固定形态的束缚,因此不能用任何恒定的名字来称呼它。这就像我们试图用言语来描绘风的感觉一样,无论我们如何描述,都无法完全传达出风的真实状态。

“名可名也,非恒名也。”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道”的不可名状性。即使我们给“道”起了名字,这个名字也只是暂时的、相对的,它不能代表“道”永恒不变的本质。在老子看来,所有的名字和概念都是人为创造的,它们都是有限的,而“道”则是无限的。因此,任何试图用固定的名字来定义“道”的努力都是徒劳的。

“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这句话揭示了“道”在宇宙万物生成过程中的核心地位。在万物尚未形成之前,它们处于一种无名无状的状态,这就是“道”的体现。而当万物开始形成,并被赋予各种名称时,它们都源于“道”,因此“道”也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