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中午饭时,广播员广播了通知:“接上级通知,为了帮助修建研经中学,井研中学全体师生,下午要从长河砖厂挑砖瓦到研经去。希望老师和同学们,吃完午饭,立即出发。”许多同学不知道研经有多远,廖文刚是清楚的,整整三十里。当时的老师和同学,人人都有自己的劳动工具,一是用来挑、抬的扁担,箩筐等;二是锄头、粪桶之类。
大约下午一点过钟,从长河砖厂到研经的三十多里的土路上,就蜿蜒着一支长长的挑砖瓦的队伍。挑砖工,男女老少齐全,高高矮矮不等。放在肩头上的,多为柏木扁担,也有竹扁担,还有用竹棍的、木棍的。而扁担吊着的装砖瓦的工具,可就品类繁多了:有小箩筐,有四川称之为“ 鸳篼”的竹编工具,有干脆用四根竹篾片,一边两片,两两相对,折成三角形,靠砖瓦自身的重量和形体固定成平面的工具。而女生,多半用背篼背。挑着的,扁担直颤,人也得合着节奏行进;背着的弯着腰,一步一步地向前迈进。廖文刚的工具是中伟用竹片做的,他只挑了八块,每块大约五六斤,开始还不算沉,可是越走越重。何述云、钟同、杨见明、苏绍儒、尹洪林,脚步“咚咚咚”地走过去了;卢翠华、王季群、田俊祥、曾翠香、李秀芝,都一个一个地走到前面去了。廖文刚往后望了一眼,后面还有几小个同学,一班的王绍全,三班的邱丽华、四班的廖清风、税德清、郭茂清、五班的卫莹芳,廖文刚回头喊道:“加油呀!”
小同学们都答应了一声,又远远地把担子放下了。歇了一会儿,王绍全等同学挑着砖过来了,廖文刚又挑着往前赶。他们赶到红碑儿,这是213国道和通研经的公路交界的地方,苏绍儒正坐在土坎上歇气。郭茂清喊道:“走!大个子。”苏绍儒站起来,挑起担子就走。他挑的是瓦。刚走了几步,只听“哗啦”一声巨响,苏绍儒的担子,一头断了,扁担飞了好远。后面的同学都放下担子。瓦片有一小半变成了碎片。苏绍儒自言自语道:“这怎么办?”几个小同学都围过来看。苏绍儒把竹篾片绑好,先在下面放几片好瓦,又把大块的碎片放在中间,上面又放完好的瓦。收拾好后,苏绍儒又挑着担子,向前走了。
已经走了二十里路了,廖文刚觉得身子软成了一团,怎么办?扔掉两块?他刚这样一想,便有一个声音在说:“少先队的大队长能这样干?黄继光是怎样完成任务的,保尔柯察金,是怎样完成任务的?修研经中学,这可是社会主义建设呀!”他咬紧牙关,看了看后头,王绍全等几位小同学,——他们都是少先队员——就在后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