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儿,廖文刚就到了昆明军区招待所,院子里,走着的、坐着的,讲着话的,办手续的,闲谈的,都是转业军人。廖文刚登记完毕,领到了一副碗筷,找到了自己的房间。房间里,有四张床,一张办公桌,从桌上的茶杯到床上的被盖,都印有“昆明军区招待所”字样。这里的住宿和吃饭,都是要自己交钱的。廖文刚见房里暂时还只有他一个人,就把一路的车票等各种单据拿出来清理了一下,发的150元还余12元,他个人的钱只剩下8元了,他于是把单据收拾好,装入一个旧信封里,放进提包。
晚饭是开的“流水席”,随到随吃,自己拿起碗去由服务人员打给饭菜。廖文刚打好饭菜,边吃边观察,打饭、吃饭的人,不下二百人。这些转业军人,大都板着面孔不说话,因为互不认识,谁也不轻易打招呼。廖文刚吃完晚饭,看时间还早,天气也格外暖和,就放好碗筷,踱出昆明军区招待所的大门,到街上闲逛。昆明的大街,远远说不上热闹,不容易见到一辆汽车,差不多又遇见几个行人,人们的穿着,早已没有北方冷天的臃肿样子,有穿单衣的,有穿夹衣的,老年人穿着毛衣,看不见穿棉衣的人。昆明人的衣着,显得简洁爽快。廖文刚不由得感慨起来,这就是老天对昆明人的恩赐啊!
他不禁想起,这时的张家口,还是滴水成冰的时候,街上是狂风卷着雪粒向你迎面砸来。而昆明的风,就像小孩温柔的手掌,在你的脸上轻轻抚摸。昆明城的房屋,远不如张家口的结实。小街小巷,还有许多小青瓦房,木板壁。张家口的风,把它们吹到九霄云外是不成问题的。和北方城市大不相同的是,这里街道边上,房屋周围,都能看见翠竹、绿树、芳草、鲜花。廖文刚为自己马上就要成为昆明人,在四季如春的地方来来往往而兴奋不已。
廖文刚在昆明住了两天,把大观楼、翠湖、圆通山、黑龙潭、金殿都粗略浏览了一遍,仍然听不到分配工作的消息,而兜儿里的钱,却是一天比一天少了。他只得按离开外语学院时,后勤部干部的嘱咐,到邮局拍了封电报,要求再汇150元钱来。第三天早晨,廖文刚就收到了他想要的钱。虽然是公款,要凭票报销的,不能乱花,但按部队的伙食标准和补助,他每天可以有四角钱的支出,这可就把他从困窘中解救出来了。
转业军人们等待分配工作,没有事做,就到滇池边上的篆塘,看渔民打鱼。几只渔船,漂摇在碧波上。他们捕鱼的工具,是用竹子弯成的,很有些像四川人在田里打鱼的“罩”,大竹篾编成一个半圆,底部是平的,铺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