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试探结束(第1页)

薛长山早就猜到北安府会来人,毕竟代王的货物在米阳县附近被劫。

就算那批货不可告人,作为代王走狗的周家也不可能一点动静都没有。

但让薛长山意外的是,北安府方面来的不是周家人,而是知府的人。

来的是一个师爷,名叫刘良。

“这刘良是代王的人?”薛长山问道。

“老大,我都说了他是知府的师爷。不代表代王,跟周家也没关系。”胡大锤强调道。

“那他来干什么?”

“催收税款。”

“什么税?”

“丁税。”

一听丁税二字,薛长山不禁眉头紧皱。

所谓丁税,就是人头税。

大乾朝开国初期,丁税一年只收一次。

可王朝发展到现在,丁税不但变成一年两次,每次征收的数额也变得很高。

原因无他,皇帝因为贪婪多收了一次丁税,各级官员自然要有样学样,层层加收。

所以当丁税真正落实到地方时,便被拔高到很恐怖的程度。

百姓早已不堪重负,同州起义的爆发源头就是因为同州官员加收的丁税太狠了。

很多百姓砸锅卖铁都交不起税,最终只能走上了造反之路。

薛长山虽然始终没有真正插手米阳县的政务,但对米阳县的很多事情都很了解。

在他没穿越过来之前,“前任”知县薛长青就已经定好了丁税金额。

并且不负众望,直接在原本丁税的基础上又加了一成。

虽然在他这里只加了一成,可是算上其他上级官员加收的比例,丁税已经高的离谱。

丁税高到这种程度,薛长山自然不想去收。

他是同州起义的亲历者,比谁都清楚这种程度的重税一旦落实下去到底会引发多大的动荡。

好在因为他这段时间的“异常”,米阳县三大家族又故技重施,搞出收不上税这种事情来刁难他。

对薛长山而言,这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他索性就当没有这件事。

但如今北安府知府师爷一来,这件事便很难再拖延下去了。

第一眼看到刘良,薛长山就感觉此人不好相处。

果然,等到双方一落座,刘良便开门见山道:“童大人让我带给您一句话,钱可以慢慢赚,事情办坏了就不好了。”

薛长山面沉似水,轻轻嗯了一声。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