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初代莞式服务(第1页)

话剧和电影中间,有十五分钟的休息时间,既让观众缓缓情绪、上上厕所,也让剧社收拾一下舞台上的布景和道具。

等观众都重新落座了,舞台上的幕布前已经落下一块巨大的银幕。灯光旋即暗下,电影的音乐声响起。

平心而论,《少年如你》确实是一部好电影。但是有《窝头会馆》珠玉在前,观众的情绪已经被宣泄过一次了;

加上戏剧的现场冲击力又天然比电影更强,所以《少年如你》放映完后,并没有出现山呼海啸般的掌声。

不过总体来说,也算十分热烈了。毕竟电影的题材和校园生活结合得比较紧密,燕大的学霸们虽然普遍缺乏被霸凌的生活体验,但是与同龄人还是能共情的。

《少年如你》剧组,还有林兆华导演,都被请到了舞台上。

最中间的几个位置,坐着张潮、张艾佳和林兆华,就连电影主演周讯、张震都要靠边坐。谁让这是他的主场。

在谈完了创作观念以后,本来窝在角落里的于华被学生们发现,大家起着哄拱他发言。

于华接过话筒,只问了一个问题:“《窝头会馆》,什么时候来燕师大演一场?”

剧院的气氛顿时就欢乐起来。这次“演&映联排”活动,一直持续到6点半,才在大家恋恋不舍的挽留中落下了帷幕。

张潮也真正成了燕大里的名人。

之前大部分同学也就是听说学校里多了这么一号人,特招啊、出书啊、首富啊,都属于校园传说一类。

现在终于对他的才华有了一个具体的认识。

第二天张潮去食堂打饭,终于又感受到当初长福三中里的注目礼;平时上课,也不时有人拿着他出版的来让他签名。

不过还好,不到一个星期就是劳动节假期了。

2005年的五一要放7天假,是名副其实的长假,而不是“小长假”。

《少年如你》剧组本来要抓着张潮跑路演。但是张潮4月30日晚上,就和自己的老师于华,以及“作家研究生班”的同学们,登上飞机,一路润去了羊城。

花城社邀请他这个“金牌作家”以及其他不够“金牌”的作家,来羊城采风。

各种采风活动本来就属于各个出版社给关系好的作家发的福利,拉拢关系,搜集写作素材是次要的,旅游是主要。

花城社的萧建国和朱妍玲,都感觉到自从去年的沪上书展以后,张潮明显对他们冷淡了许多。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