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节 新领土(第1页)

第三十三节新领土

随着帖木尔帝国各地逐渐被明军占领与控制,其各地方的卫戍部队不是投降,就是被彻底消灭。战争的进度之快,让朱祁钰都有点不敢相信,特别是在哈烈城被明军攻陷之后,帖木尔帝国各地的军队几乎都没有任何要打败明军的想法。在西北军团与蒙古军团横扫了这个从印度河流域到两河流域,从阿拉伯海到里海的庞大帝国时,一个新的问题也出现在了朱祁钰的面前:这么一个庞大的国家,是吞并,还是扶持新的政权?或者说,怎么来控制这一块明军新占领的土地!

攻打帖木尔帝国的初衷并不是要占领这个国家,朱祁钰甚至没有想过要吞并这么一个庞大的国家。从帝国的行政控制能力上来看,随着蒙古部落向西北方向,也就是乌拉尔山脉方向前进,帝国疆土已经扩大了很多,而中央政府对偏远地区的管理能力是非常薄弱的,往往只能派遣少数官员前去,要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官员才能回京述职一次。显然,如果帝国的疆土再扩大的话,那么在行政管理上必然出现很大的问题!

朱祁钰也没有考虑行政管理上的麻烦,他考虑问题的方式很直接,那就是帝国有没有能力控制这片领土,而且有没有必要控制这片领土。在他所考虑的“能力”中,军事能力是最重要的。

随着帝国疆土的扩大,以及在南洋,西洋等地的据点陆续建立了起来,大量的帝国军队不得不驻扎到国外去。比如,在东瀛叛乱之前,部署在东瀛的地面部队就超过了十万人,虽然在叛乱之后,只留下了第五集团军的一个军在东瀛,地面部队规模缩小到了三万多人,不过,在朝鲜,济州岛,琉球王国,南洋的众多土著王国,华侨共和国,还有设在各地的据点,都要留守部队。到这时,帝国部署在海外的军队数量已经达到了二十五万。这还没有算上海军的兵力,如果将在海外作战,或者部署的三支舰队,还有数支陆战队算上的话,那么帝国部署在海外的总兵力已经超过了四十五万!

以当时帝国的国力来说,支持一支超过两百万的军队是没有半点问题的,不过除掉了帝国各地的卫戍部队之外,中央军的总兵力,即海军与陆军的总兵力最多只能达到一百五十万,如果超过了这个数字,则军队的素质必然下降,而且国力难以承担。那么,这一百五十万部队是个什么概念呢?

首先,部署在海外的军队数量就达到了四十五万,在南方平定苗人叛乱的军队大概有五万,在京城轮休的军队大概有二十万,在塞外监督东瀛劳工筑路的军队数量将在五万到十五万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