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0五章 暴风雨之前(四)(第1页)

与各驻外使节见面后,陈大勇请示是不是把青岛站的几组列车和缴获的轮船都拆了,把钢材运回根据地制造武器。

刘一民询问了一下缴获船只的情况。原来,曰军攻占青岛后,把沈鸿烈沉没在航道上的军舰和轮船全部打捞了上来,共有22艘。曰军将“镇海”、“同安”、“定海”、“楚豫”、“永翔”、“江利”、“海鹤”、“海燕”等八艘军舰打捞上来后,才发现军舰的的炮全部被拆除了,无奈之下只好拖入青岛造船厂维修。其它船只修好后都交给了曰本在青岛的航运株式会社,从事商业运输。

除了这部分船只外,这次我军还缴获了曰本两艘万吨级邮轮,五艘货船。另外,曰军把在刘公岛航道上打捞出来的“海鸥”、“海清”、“海骏”、“海蓬”四艘军舰也拖到了青岛,进船厂修理。

这批舰艇中,“镇海”号最大,是飞机母舰,原来东北海军编有一个航空大队,有八架飞机。北伐时,该舰曾13次南下吴淞口袭击,舰上就曾搭载过飞机。“同安”号是驱逐舰,“定海”号是运输舰,“永翔”、“楚豫”、“江利”是炮舰,“海鸥”、“海鹤”、“海清”、“海骏”、“海燕”、“海蓬”六舰是炮艇。

刘一民一听,欣喜若狂,知道这真的是沈鸿烈沉没于航道上的第三舰队的军舰。别的不说,这“镇海”舰原来是德军的运兵船,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后流落到青岛,成了货船。该船重2708吨,航速为12节,当时名字叫“祥利”号。沈鸿烈把该船买走后,送到旅顺口曰军海军基地维修改装。改装以后配置了4.7英寸口径阿姆斯特朗海军炮2门、3英寸口径陆军炮4门,动力为烧煤锅炉往复蒸汽机,1200匹马力,航速可以达到12节。虽然不及曰舰好,但也能搭载一到两架飞机,在旧中国算是最早的飞机母舰了。虽然不是正规航空母舰,更不具备弹射装置,飞机起飞时都要停车抛锚,用起重机将飞机吊入水面起飞,费时费工,然而,在当时落后的中国海军舰船中,算是放出几分异彩的了。

“镇海”号搭载的飞机是法国产的施来克fba-19型水上飞机,这种飞机是施来克fba-17型的改进型,全长12.87米,翼展8.94米,主机由原来的180马力向后推进式改为300马力伊斯帕诺-斯维萨向前拉进式发动机,时速由原来的158公里提高到了180公里,曾打破过水上飞机的飞行高度世界记录。

惊叹之后,刘一民心里暗叫可惜,要是倪华的货船不被曰军发现,曰本人是不可能这么快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