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第1页)

【帛书版】

和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为善?是以执右契而不以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徹。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

【通行版】

和大怨,必有馀怨,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以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

【译文】

很大的愁怨,就算调解,也还是会有余怨留在心中;用德来报答怨恨,这怎么可以算是妥善的办法呢?因此,有道的圣人保存借据的存根,但并不以此强迫别人偿还债务。有德的人就像持有借据的人那样宽容不索取,没有德的人就像掌管税收的人那样苛刻刁诈。自然规律对任何人都没有偏爱,永远帮助有德的善人。

【注释】

"和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为善?"

- 注释:老子首先提出,即使解决了大的怨恨,也必然会有残留的小怨恨。这意味着彻底消除怨恨是非常困难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如何能够做出善良的行为呢?老子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道德和实践上的难题。

"是以执右契而不以责于人。"

- 注释:为了回答上述问题,老子提出了一个建议:持有借据的一方(右契)不应该过分追究债务人的责任。这里的“右契”指的是债权人的权利凭证,老子认为债权人应该表现出宽容和理解,不要过分苛责债务人。

"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徹。"

- 注释:老子接着解释说,有德行的管理者会像持有借据的人一样,采取温和和宽容的态度来管理事务;而无德行的管理者则会像执行税收的人一样,采取严苛和强制的手段来处理问题。这里的“司契”指的是管理者的温和态度,“司徹”则指的是管理者的严厉手段。

"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

- 注释:老子最后总结说,天道是没有偏私的,它总是倾向于支持那些行善的人。这意味着,无论人们在社会中扮演什么角色,都应该努力行善,因为这是符合天道的。老子的这一观点强调了道德行为的重要性,并认为这是获得天道支持的关键。

整段话通过对怨恨的处理、管理态度的选择以及天道原则的阐述,表达了老子关于如何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保持善良和公正的思想。老子提倡的是一种宽容和理解的态度,而不是严苛和报复的心态。他认为,这样的态度不仅有助于缓解人际矛盾,也是符合天道的正确行为方式。

接下来,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